“儿童心血管疾病的预警、诊治技术研究”启动会召开
2012年6月9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儿童心血管疾病的预警、诊治技术研究”暨全国多中心儿童高血压现况调查及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我所流行病学研究室作为课题牵头单位主办本次会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山东大学、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作为首次全国多中心儿童高血压研究的分中心成员单位共计20余人参加会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医药处巴纪兴处长、首都儿科研究所王天有副所长、科研办公室于洋主任一并出席会议开幕式。
高血压是我国罹患率和罹患人口最高的慢性病,目前我国18岁以上高血压人口超过2亿,高血压引起心、脑、肾和外周血管等重要靶器官的严重损害,是致死率、致残率最高的慢性病。近十余年,随着儿童肥胖及代谢异常患病率的快速上升,高血压发病年龄呈现快速低龄化趋势,加重我国业已沉重的心脑血管慢性病的流行态势,也对我国高血压早期防治策略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我所流行病学研究室自2003年以来,在北京市科技重大项目连续三个周期的资助下,在儿童、青少年期心血管慢性病的早期防治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在儿童高血压领域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个3-17岁人群血压评价标准和《中国儿童青少年高血压防治指南》(已经写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经过多年的积累,该团队在儿童肥胖、高血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在国内具备了领衔地位。
依托前期市科技重大项目建立的珍贵队列资源——北京儿童血压研究(BBS)队列和北京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BCAMS)队列,本课题将继续开展儿童期至成年期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以期阐述代谢综合征及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和分子机制,提出儿童期预警代谢综合征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指标体系;完善我国首个儿童至成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随访信息系统和生物标本库,使之成为研究心血管病发病机制和机理的重要资源平台。
在前瞻性队列研究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填补全国儿童高血压防治和肥胖临床诊断方面的空白,在本课题中,由米杰研究员牵头,组织北京、上海、重庆、长春、济南、成都6个城市儿科领域的优势团队开展多中心儿童高血压现况调查,旨在通过三年努力,获得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流行现状数据,建立有指导性的儿童高血压诊疗规范和工作流程,初步搭建全国多中心的儿童高血压监测防治网络;同时建立对临床诊疗有指导意义的儿童肥胖诊断标准。
会议首先由课题负责人米杰研究员介绍项目立项背景和科技部对该项目的凝练组装过程,及项目组织单位北京市科委对本项目寄予的期望。随后,由研究主要执行成员对研究方案和流程进行逐项具体介绍。最后,全体与会成员对方案具体内容进行热烈讨论和详细论证。重点围绕该课题的研究目标、任务和内容,从研究方案到问卷调查和体检表的设计,从联系学校到现场实施各环节,从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到实验检测方法与质控,再从数据录入、核查与总结分析,与会专家代表都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互相交流了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技巧,最终形成对实施方案的总体意见。
会后,各合作单位将继续完善调查实施方案,开始部署现场工作,全面启动课题研究。